今日天气:
当前位置:首页> 青岛新闻>正文

青岛打造国家东部地区转型发展增长极

【来源:】 【2018-1-17】 【浏览次数: 】 字体大小:  【打印】 【关闭】

原标题:《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印发

青岛打造国家东部地区转型发展增长极

50余项重大事项被纳入国家战略先行先试

继《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国家发改委1月12日正式印发《方案》,为山东探索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转型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行动指南。根据《方案》,在这一国家战略中,青岛被赋予打造国家东部地区转型发展增长极的重任,50余项重大事项被纳入战略,先行先试,探索路径,提供示范。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抓手、统领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工程的“牛鼻子”、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工作,《方案》指出,加快建设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有利于增强山东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为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奠定坚实基础;有利于为全国新旧动能转换提供经验借鉴。

按照划定的“三核引领、区域融合互动”建设总体格局,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将加快提升济南、青岛、烟台核心地位,打造新旧动能转换主引擎。济南,高水平规划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集聚集约创新要素资源,发展高端新兴产业,打造开放合作新平台,建设现代绿色智慧之城,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青岛,发挥海洋科学城、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和沿海重要中心城市综合功能,突出西海岸新区、青岛蓝谷等战略平台引领,打造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形成东部地区转型发展增长极。烟台,发挥环渤海地区重要港口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优势,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先进制造业名城,建设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新高地。

被纳入《方案》的重大事项中,涉及青岛的包括支持创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支持建设海上试验场、研究规划建设国家医疗健康大数据区域中心、支持创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支持青岛(古镇口)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支持青岛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支持建设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等50余项。通过这些事项的建设,青岛将把握率先发展、创新发展、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发挥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中的排头兵、驱动器、示范区作用。

根据《方案》,试验区将着力探索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和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并举的动能转换路径,探索建立创新引领新旧动能转换的体制机制,探索以全面开放促进新动能快速成长,探索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共进。

建设试验区,为扎实推进去产能、振兴实体经济、构建创新创业良好制度环境、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形成绿色发展动能提供经验借鉴。《方案》明确,到2020年,试验区在化解淘汰过剩产能、培育壮大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方面初步形成科学有效的路径模式,取得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旧动能转换经验并及时推广应用,淘汰落后产能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去产能走在全国前列。

到2022年,试验区基本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经济质量优势显著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新兴产业逐步成长为新的增长引擎,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能;现有的传统产业基本完成改造升级,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创新创业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经济初步具备核心竞争力;新旧动能转换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动能转换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日益显现,动能转换潜力加速释放。通过试验区建设,带动全省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16年的人均10万元提高到14万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6年的2.3%提高到2.7%左右。

发展的动能来自产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体经济为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方案》聚焦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潜力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提升优势产业,提出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现代海洋产业、医养健康产业、高端化工产业、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精品旅游产业和现代金融服务等十大产业。

改革、创新、开放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三大动力。《方案》提出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积极探索新旧动能转换模式,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深化改革激发动能转换活力、创新驱动增强动能转换动力、扩大开放释放动能转换潜力。

市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下一步,市发改委将结合青岛实际,尽快制定出台具体的实施规划,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为新旧动能转换加码源动力,增强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率先走在前列。

社论

当好新旧动能转换排头兵驱动器示范区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印发,青岛被明确定位为引领试验区建设的“三核”之一,被赋予了“形成东部地区转型发展增长极”的国家使命,更有50余项重大事项被纳入国家战略,先行先试。这是推动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再上层楼的重大机遇,更是历史性地落在我们肩头的重大责任。青岛只有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努力当好新旧动能转换的排头兵、驱动器、示范区,才能牢牢把机遇握在手中,才能创造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

建设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山东发展关怀关心的体现,是新一届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青岛率先发展、创新发展、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看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青岛发展的大势所趋、现实需要、必然选择。青岛要把握全球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要改写产业结构、市场主体、新兴产业、新经济发展以及资本、人才、科技等方面与先进城市的差距,要适应发展要素的比拼从土地、资源、劳动力向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要素转变的新竞争,就必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不转换,就没未来。我们还要看到,依托较好的产业基础,紧紧围绕“创新+三个更加”目标要求和“一三三五”工作举措,青岛在“顶天立地、铺天盖地、开天辟地”的企业梯队培育,在产业的“推陈出新”,在新经济要素的快速聚集等方面都积累了厚实的基础,在新旧动能转换上具备了先发优势。我们更要看到,国家战略不是政策洼地,政策红利体现在制度突破而不是税收优惠。青岛只有在国家战略中敢于担当,勇挑大梁,只有在先行先试中创造机会,闯出天地,只有真正当好新旧动能转换的排头兵、驱动器、示范区,国家战略才能成为青岛再次跃升的契机,才能像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西海岸国家级新区那样,成为青岛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当好排头兵、驱动器、示范区,必须全力打造改革、创新、开放这“三大动力”。我们要向深化改革要活力,强化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和协同推进,既要有久久为功的长远眼光,又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压力,聚焦有利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改革,加快攻坚步伐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构建促进新动能加快成长、传统动能改造提升的政策体系和制度环境,大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我们要向创新驱动要动力,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主动适应形势任务的变化,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以新思路谋划新举措,以新办法解决新问题,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不断推动经济增长动力加快向创新驱动转换。我们要向扩大开放要潜力,要加快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开放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体制,着力融入“一带一路”,着力提升引资引智水平,着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努力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当好排头兵、驱动器、示范区,必须在空间布局上实现再聚焦。依托改革、创新、开放“三大动力”,要聚焦西海岸新区、蓝谷核心区等国家战略承载区,发挥国家战略平台优势,推进科技创新、海洋发展、自由贸易、军民融合等先行先试,以大港口、大口岸、大通道引领大开放、大发展,打造新旧动能转换的主阵地和主引擎,引领山东半岛城市群和沿黄流域融入“一带一路”,参与全球竞争。环湾老城区则要聚焦有机更新,对标世界一流湾区提升品质,打造创新走廊、生态岸线、活力湾区。县域则要聚焦开发区转型升级,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生态安全格局和城市发展格局有机衔接。

当好排头兵、驱动器、示范区,必须在产业培育上有新作为。动能转换产业是主体,要深入实施“双百千”行动和“一业一策”计划,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瞄准大项目、好项目,统筹全市财税、金融、土地、市场资源,加快实施跨代赶超和产业倍增计划,让新兴产业迅速上规模,成引擎。传统产业则要对标挖潜,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质增效,实现创新发展。更重要的是切实改善营商环境,要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加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的政务环境。

机遇来之不易,未来任重道远。只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积极开拓,不怕困难、大胆创新,就一定会不辱使命、不负重望,就一定能当好新旧动能转换的排头兵、驱动器、示范区,就一定能交出一份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答卷!

网站维护更新:开发区工委管委办公室
鲁ICP备09067720号-1
投稿邮箱kfqoffice@126.com 电话:0532-86989099